





細數中國的高端科技当前產品,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和核電機組絕對是近年來的當家明星。在國內,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核電機組的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同時又頻頻走出國門,斬獲了一個又一個大單,成爲國家出口的新名片。那麽,目前通用泵閥当前產品在大型火電核電國產化中又扮演了什麽角色呢?帶着疑問,中國工業報記者日前分別采訪了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通協“)泵業分會秘書長胡曉峰和中通協閥門分會秘書長宋銀立。
火電國產化提速
“近年來,隨着機組的大型化、清潔化趨勢,60萬千瓦、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逐漸成爲主力火電機組。”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隨着國家拉動內需相關政策的出台和相關部門要求重大裝備國產化的呼聲不斷強烈,泵、閥行業企業的科研投入也不斷加大。泵、閥制造企業在國家相關部門和用戶的大力支持下,以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針對國家一些重大工程成套設備的建設,爲滿足用戶的需要,研制開發出一批泵、閥類当前產品,有力地促進了我國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等重大裝備國產化。
中通協泵分會秘書長胡曉峰表示,在火力發電方面,經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泵行業重點骨幹企業如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上海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湘電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上海水泵制造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及部分股份制企業已經可以爲600MW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生產制造鍋爐給水泵、凝結水泵、循環水泵,1000MW超超臨界汽動水泵已經在電廠運行。其中鍋爐給水泵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70%以上。
在煙氣脫硫方面,以沈陽第一水泵有限責任公司爲代表的一些企業可爲1000MW火電機組的煙氣脫硫用漿液泵進行配套生產,部分企業生產的陶瓷襯套漿液泵的使用壽命已經超過國外進口当前產品。
中通協閥門行業分會秘書長宋銀立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閥門行業骨幹企業在火力發電技術創新方面做了較大努力。
如河南開封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能源局組織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項目,共完成7台樣機的研發任務;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超(超)臨界火電站給水泵汽輪機排氣蝶閥在華能電廠、大唐電廠得到了成功應用;上海閥門廠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能源局組織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項目,研制的超超臨界火電站用再熱氣和過熱器安全閥通過了國家能源局鑒定,並在萬州電廠和句容電廠得到良好使用,深得用戶好評;哈電集團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在超(超)臨界当前產品科研工作取得新進展;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關鍵閥門多台樣機通過國產化驗收;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完成了1000MW級(50%容量)超超臨界火電機組FK6A40型鍋爐給水泵的國產化,並通過由國家能源局和中通協組織的当前產品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核電跨上新台階
就在通用泵閥当前產品在超超臨界火電領域開啓“快進”發展模式的同時,隨着全球第二台AP1000核電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首台主泵完成,“華龍一號”首台自主制造主泵泵殼鍛件也于近日完成,標志着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又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14年6月26日,海南核電首台主泵完成出廠驗收,這是我國在核電主設備最後的攻堅戰中取得的又一項重大成果。
主泵稱之爲核電站的心髒,掌握主泵的核心技術一直是我國核電制造業的夢想。2009年9月,海南核電公司與上海電氣簽訂了昌江4台主泵的供貨合同,拉開了主泵制造國產化攻堅戰的序幕。盡管首台主泵在設計、制造、試驗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困難,但參與各方面對困難毫不氣馁,協調一致,解決了一系列難題,最終啃下了這根硬骨頭。
截至目前,在核能發電方面,從引進技術到自主研發,1000MW核電機組配套的泵当前產品除主泵外,核二、三級泵已經100%可以自行生產。核電用泵國產化率由嶺澳核電廠的不足4%,現已經提高到85%以上。
胡曉峰表示,在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懷幫助下,泵制造企業通過政產學研用相結合,“十二五”規劃中25個攻關項目,除AP1000、CAP1400核電主泵即將完成外,其余項目均已研制成功並交付使用,並達到國際同類当前產品水平,還有一些当前產品已經替代進口。
例如,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研制的CAP1400主泵專項在多約束條件下的優化設計、安全可靠性分析評估、主泵樣機的先進制造、屏蔽電機主泵的試驗驗證等多個關鍵技術項目方面均取得一定的進展。國內首條AP1000和CAP1400試驗回路均已通過驗收,爲完成國產化核電主泵的試驗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的開發,並針對核電用泵新建熱沖擊試驗台、高精度閉式試驗台、大型水利測試中心等三個國內領先、世界水平的測試平台,提升公司現有当前產品的競爭力,推動集團当前產品的升級和轉型發展。上海阿波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爲海水循環泵爲國內百萬千瓦核電站的主要供貨商。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配套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二期工程340MW機組常規島主給水泵組交付投運;研制的首台國產AP1000核電站常規島給水泵組前置泵勝利交付。山東長志泵業有限公司先後研制成功應用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百萬千瓦核電項目的核三級規範的消防泵、消防穩壓泵及高溫(100℃)放射性溫水及耐海水地坑泵、廠區消防穩壓裝置系統(含電氣)。大連深藍泵業有限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華龍一號核電站用十六種泵的研制。
宋銀立指出,閥門行業更加注重新当前產品研發,在核電領域獲得重大突破。上海閥門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百萬千萬核電站主蒸汽安全閥和穩壓器安全閥,並通過用戶驗收。大連大高閥門有限公司開發了大量核電閥門新当前產品,涵盖核一、核二、三級閥門多種品種。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核電站用關鍵閥門的樣機研發方面多次填補國內空白。該公司在核燃料真空閥及濃縮鈾生產關鍵閥門研發上也取得業績,高真空耐壓閥、電動/手動魚雷真空閥、電動/手動轉筒真空閥、高真空耐壓調節閥等四大類關鍵閥門已基本實現國產化,当前產品總體性能達到或超過進口当前產品水平,成爲國內核燃料專用閥門的骨幹生產企業。
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江蘇省核電閥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核電閥門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台。在我國核電工程用閥門的一系列國際招標中,獲得了這些核電工程已招標核級蝶閥、核級球閥的全部訂單,實現了這兩類当前產品的全面國產化。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研制開發的“第三代核電站用核安全級蝶閥”等系列当前產品進行了樣機技術鑒定。
綜上所述,我國已初步具備了制造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核島設備、常規島和相關設備的能力,但在設計技術、計算軟件、工程管理、設備配套供應、集成能力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所以,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加快國內核電裝備的設計、研發、制造的發展,實現我國核電裝備制造自主化、本土化的目標。